物种分析作为微生物群落研究的核心,决定了文章最终是否能够揭示分组差异的微生物响应/驱动机制。今天,我跟大家分享一篇非常有特色的物种分析案例,文章通过多种高级分析方法,找到了可以指示珊瑚生态系统扰动的微生物。
期刊 2019 Microbiome IF=10.465
研究背景
不论是局部区域还是全球尺度,珊瑚生态系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虽然微生物对珊瑚礁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贡献已被广泛认知,但不同的珊瑚礁微生物群落对环境扰动有何响应、微生物群落是否足够敏感作为预测环境异常的指示等尚不清楚。故研究选定大堡礁海域,通过大量的样本分析,建立一个全面的微生物参考数据库,以鉴定评估微生物群落的诊断价值,从而推进珊瑚礁生态系统微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。
实验设计
1年的时间尺度内,采集3个海湾区(Geoffrey Bay、Channel bay、Pioneer Bay)的海水(n = 48)、沉积物(n = 48)、2种珊瑚的组织(n = 48、n = 42)和外粘液(n = 46、n = 42)、2种海绵(n = 42、n=30)、1种海草(n = 35)共9种生境类型的381份样本进行16S V1-V3区测序分析。具体采样设计如图1。
图1 实验采样设计
研究思路
如图2,为了找到可以指示珊瑚生态系统环境压力变化的微生物,研究首先针对珊瑚的生态系统,从空间尺度选择了与珊瑚密切关联的9种生境类型(图1),并对样本进行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检测。考虑到监测系统的通用性,研究对3个自然海湾进行了样本采集。
接下来,一方面从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层面挑选最有潜在监测价值的生境类型;另一方面,结合环境因子的特征,探索每种生境下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联,进而锁定对环境因子响应最为灵敏的生境类型,以及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。
最后,基于挑选的生境类型,结合环境因子特征,鉴定与环境因子变化关联的物种,即环境扰动的指示物种。
通过以上一系列讨论,最终给出了珊瑚生态系统环境扰动监测模型的最佳采样点(生境)和监测对比的参考物种。
图2 研究思路
研究结果
1.挑选目标生境和目标环境因子
1.1 alpha/beta多样性分析
首先,借助beta多样性分析评估所有样本的菌群结构与分组特征的关联。如图3,基于OTU水平Bray-Curtis距离开展了NMDS分析,结果表明,相同生境类型的样本聚集在一起,而不同海湾的样本分散开,并且海水和沉积物这两种生境中,不同海湾的样本聚集更紧凑。Adonis分析进一步证明9种生境、两两生境之间菌群结构确实存在显著差异。
考虑到物种监测的通用性,研究针对样本聚集紧凑的海水和沉积物生境作为候选生境,以降低后续监测时不同地域对监测结果的干扰。
针对海水、沉积物分别进行Bray距离的PCoA分析,以放大样本与海湾类型的关系。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海湾间的差异显著,而海水中,不存在海湾的空间差异。暗示相对于沉积物,海水可能更适合作为监测系统。
图3 所有样本的NMDS分析
此外,9种生境中alpha多样性差异较大,其中海水、沉积物、海草的物种丰富程度最高。暗示海水、沉积物中丰富的物种资源可进行指示物种筛选。
图4 9种生境的alpha多样性分析
1.2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
另一方面,既然是寻找响应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,当然离不开物种与环境的关联分析。在9种生境中,物种对环境变化有何响应呢?
针对每种生境类型,研究都开展了RDA分析和VPA分析。通过RDA(图5)直观展示与生境群落结构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(长箭头),以海水为例,结果表明光照、温度、叶绿体都对菌群结构有较大影响。再通过VPA分析精细对比每种环境因子对菌群具体的影响程度(表1),结果表明,环境因子对海水的影响程度最高(占海水物种总变异的56%),其中温度是对大部分生境都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。
环境因子关联分析再次表明,海水中的微生物对环境因子有着极强的关联,非常适宜作为监测系统,与beta分析结果一致。
图5环境因子RDA分析
表1 不同生境物种与环境因子VPA分析
2. 鉴定指示物种
考虑到温度是对珊瑚健康状态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,以及温度对生境微生物的重要影响,研究将基于海水系统,寻找该生境中温度的指示物种。
2.1 物种组成分析
考虑到指示物种作为后续生境检测的普遍应用价值,物种不能是个别样本中偶尔存在的物种(在所有样本中出现的频率),也不能数量过低(丰度),影响监测结果参考价值。故将一个生境中80%以上样本都存在的物种分类为“stable”,即稳定物种,将仅存在于50%以下样本中的物种分类为“transient”,即瞬时物种。将物种丰度按>1%、1-0.1%、<0.1%分为高、中、低三种丰度等级。
如图6,横轴表示丰度等级,红色表示“stable”,蓝色表示“transient”, 纵轴表示红色/蓝色物种的相对比例的开方值。结果表明,海水中存在非常多“stable物种,且丰度普遍较高,暗示海水中有丰富优质的物种资源作为指示物种。
图6 物种组成分析
2.2 indicator value分析
基于以上分析结果,后续指示物种分析将针对海水生境与温度的关联,建立海水微生物对温度响应的监测体系。研究将样本温度划分为高中低三级,使用Indicator value分析,即计算每个物种对每个分组的指示值大小和指示作用的显著性。然后以显著性为阈值,筛选每个温度等级的指示物种,然后展示筛选到的指示物种在样本中的丰度分布(图7)。
图7 Indicator分析
2.3 随机森林分析
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物种作为组间差异物种重要性。如图8,随机森林的输出结果中,mean decrease accuracy越大,表示物种对于分类的重要性越高,即作为分组的指示物种越可靠。最终鉴定了门、科两个水平众多的参考物种。为构建微生物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。
图8 随机森林分析
小结
作为珊瑚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监测体系,一方面,需要有普遍适用价值,即不受采样空间的影响,可以大规模开展;另一方面,需要对环境变化敏感,以起到指示预警作用。故,研究从样本类型和指示物种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。首先围绕珊瑚关联的生境类型,基于alpha、beta、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筛选了海水生境作为监测系统,然后基于物种分析,筛选该生境用于指示环境变化的物种种类。
除了alpha等常规分析,研究使用了比较稀有的indicator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,通过一系列层层推进,为珊瑚系统检测构建了非常有前景的微生物监测体系,研究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。
参考文献
Glasl B, Bourne DG, Frade PR, Thomas T, Schaffelke B, Webster NS. Microbial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in coral reef ecosystems. Microbiome. 2019;7(1):94. Published 2019 Jun 21. doi:10.1186/s40168-019-0705-7
转自:基迪奥生物- 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oversea.maimengkong.com/kyjc/703.html
- 转载请注明: : 萌小白 2021年6月18日 于 卖萌控的博客 发表
- 百度已收录